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:61120190002
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29-63907152
2025-06-11 10:17:14 來源:陽光網-陽光報
分享到在秦嶺深處的鎮安縣木王鎮,一座座民居白墻黛瓦,村莊整潔有序,如詩如畫。山上的中藥材基地,一簇簇白芨、天麻、連翹苗兒在村民的精心管護下搖曳生姿,不僅綠了大山,也體現了當地農民的創業精神。
陽光訊(記者 韓建軍 通訊員 梁鑫 辛恒衛 文/圖)時下,正值中藥材基地里鋤草、施肥、澆水的黃金時節,走進鎮安縣木王鎮勝坪村的田間地頭里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,村民們熟練地進行著鋤草、施肥、澆水等工序,一株株的白芨、天麻、連翹苗兒在他們手中被細心扶助著。
木王鎮憑借高海拔冷涼氣候優勢,積極在林下發展白芨、天麻、豬苓、連翹等中藥材種植產業。2016年坪勝村試種成功后,開始在栗扎坪、平安、米糧寺、朝陽、桂林等村農戶大面積推廣,今年全鎮發展以白芨、豬苓、連翹、天麻、蒼術、黃精等為主的中藥材8000多畝。“去年我種植了1000窩豬苓,到成熟季節挖出來賣了,收入達到40余萬元,今年又擴大了豬苓的種植面積,收入一定比去年還多”。坪勝村村民向宗全說。他還計劃將種植技術傳授給其他村民,帶領大家共同致富。
由于木王鎮垂直主體氣候特征明顯,造就了境內物種的多樣性。據調查,木王鎮境內野生中藥材有天麻、豬苓、白芨、五味子、蒼術、黃精、連翹等20多個品種,野生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。近年來,木王鎮堅持依托大藥山資源優勢,積極探索中藥材產業發展模式路徑,在夯實基礎、配套政策、健全機制、招商引資等方面狠下功夫,中藥材產業從無到有、由大變小,為木王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后續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、增添新動能。
據悉,2024年木王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6800畝,覆蓋到全鎮8個村的1900戶5700人,實現戶均增收3000余元。2025年全鎮種植中藥材8000多畝,品種主要有白芨、蒼術、天麻、連翹、蒼術、黃精、豬苓等,主要分布在坪勝、平安、朝陽、栗扎坪,米糧寺、平安、桂林等村組。
中藥材種植不僅為農戶帶來了直接收益,還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聯農帶農機制。在土地流轉方面,以月坪村為例,2024年共流轉耕地26畝,林地152畝,累計兌付租金390萬元,涉及農戶79戶249人,戶均收入1.8萬元以上。務工就業模式也成效顯著,2024年月坪村中藥材產業帶動210余人次就近務工,實現務工收入170多萬元。
此外,“集體入股”模式也在探索中前行。木王鎮采用“721”模式,將中藥材銷售按農戶70%、龍頭企業20%、村集體公司10%的比例分配。“訂單協議”模式下,企業如米糧寺村農品種植有限公司與集體簽訂保底回收協議,無償提供五味子種苗,幫助農戶種植,解決了農戶的銷售難題。
在市場銷售方面,木王鎮中藥材目前主要由經營主體收購原材料,經過簡易加工后,售往全國各地中藥材批發市場。木王中藥材產業憑借豐富的野生中藥材資源和不斷擴大的種植規模,已經在市場上嶄露頭角。
據介紹,2024年全鎮銷售中藥材1080噸,實現收入5000萬元。木王鎮在中藥材發展上將錨定“寶藏藥山、風光無限”目標定位,加快基地建設,強化科技支撐,開展招商引資,推動中藥材產業向規范化、標準化、產業化、品牌化發展,讓中藥材產業“破土”而出成為助農增收、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。